一声呼唤引网友关注 "喊你回武汉"成热门话题
一到武昌站就血液沸腾
归汉理由:思念家乡
昨日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小李向记者讲述了两年前辞职回汉的故事。
生于1980年的小李是位地道的武汉人,2006年硕士毕业后他去湖南的一所部属高校工作。在长沙的两年,他对家乡武汉的思念是与日俱增。
“几乎每一刻都想吃热干面,因为那是故乡的味道;几乎每天会给武汉的朋友打电话,因为那是熟悉的声音;几乎每个月都会往来于两个城市之间,因为那是家的感觉。”
小李工作收入当时在同龄中比较优厚,但每月都所剩无几,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他花在了坐车和打电话上。乡情的思念让他把“火车当的士打,把的士当公交坐”。
小李说,每次从武昌站下车打的回家,都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:“这一刻血液开始沸腾,灵魂开始涌动,我要回来,这里才是我的家……”。
两年后,小李最终做出了一个许多人难以置信的决定:辞职,回乡!面对领导和同事的挽留,不胜酒力的他,喝了三瓶红酒,一天一夜才初醒人事。“我只能用人生第一大醉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情”。
小李昨日仍记得两年前自己的QQ签名内容:“离开武汉的这两年,家乡的变化始终牵挂着我,时刻关注着故乡的一草一木,最爱的依然是武汉的热干面……”。
这个签名的内容,来自阮成发就任武汉市长时回忆自己10年异地为官的感受。
(记者朱建华)
■“高端龟”叶毅:
弃20万美元年薪回汉
归汉理由:政策吸引
31岁的叶毅是光谷”3551“人才计划14位首批获得资助人才中,最年轻的一位。叶毅学的是数理统计,获得博士学位后,进入北佛罗里达大学数理统计系,担任终身助理教授。
回武汉前,他在风力及太阳能发电位居北美第一、全球第二的某知名能源公司,担任风能分析部经理。
2009年3月,在武汉的父亲,把在长江日报上看到光谷3551人才特区的政策,将这一信息告诉在美国的叶毅。抽空两次回国考察光谷创业环境后,他最终决定和两位同事回国创业。
今年4月,他放弃了在美20万美元的年薪回国,一手创办“风脉”,希望为国内的风能资源提供咨询服务。
他介绍,盯准了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,在选择“落脚点”时,曾去过北京、无锡,最终还是敲定回家乡,“武汉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对人才重视的姿态,表现出的诚意和务实态度,让我最终下定决心”。
目前,风脉和中南电力设计院、国电集团等都有合作意向,“公司正在上路,回来真好!”他说。
(记者李佳 通讯员王湘雷 实习生朱夏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