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,土生土长,长江水浇大的。
回想起小时候,趁大人冇张倒(没注意),待常(经常)把个冇洗的苕往烧煤球的炉子里一丢准备自制炕苕,结果又被同屋的(邻居)伢们喊去打珠子,回来再看那苕总是被烧得糊巴乱纠的;忘不了放学后不听像妈妈一样慈祥的班主任老师的忠告,约几个玩得好的(关系好)偷偷地跑到罐子湖玩水,结果女同学投了老师(告诉老师),班主任找来了,我们几个像商量好了的一起绔倒(蹲着)水里,由倒(任凭)班主任和女同学们在岸上急得又跳又喊我们就是不上岸,不是我们不听话,主要是我们都冇穿裤子;总记得夏天天一撒黑,家家户户搬出竹床、支起躺椅,木条凳加起木铺板,组成浩浩荡荡的马路乘凉大军,伴着漫天的星斗大人天南海北地聊家常,小伢们津津有味地围倒听大哥哥讲故事,那是我们最快活的时候……
儿时的记忆时时在脑海里翻腾,那就是我印象中的武汉。武汉总和一个字紧紧相连,那就是“家”。
长大了,出门的机会多了,出去时间一长就想家了,想回武汉了,想吃豆皮了,欠(盼望)吃热干面了。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搞一大海碗香喷喷的排骨藕汤,这时候才感觉到了家了,好像这才重新开始我真正的生活了。
改革开放,人们的眼界宽了志气大了胆子粗了,出门闯荡的慢慢多起来。武汉人就是戝(聪明),蛮多人一出去就成功了。从商的出去赚了大钱,从艺的出去成了大名,从政的出去当了大官……我的心也有点野了:看来外头(外面)还是比屋里(家里)好哦?93年我和我们团里的孙仲江一起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,北京好几个演出团体让我去,我犹豫了、我彷徨了,何去何从,那些时心里不晓得几纠结哦!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姓饶,被人称作预测大师,都说他料事如神。他对我说:“你要想成名,要么就南下,要么就北上。南下,进广东的演艺圈,可以得利;北上到部队的文工团,足以成名。”那天我失眠了,想了好多好多:我是武汉培养的演员,我是啃红苕长大的伢,我是我姆妈的儿子,我是我姑娘的爸爸;我的根基在武汉,我的朋友在三镇,我的事业在江城,武汉才是我的家!作为演员我们去了蛮多地方,但说真心话真的还是觉得武汉好,这是因为多年在武汉养成的生活习惯、培育的武汉情结所致。
说武汉好不是一句空话、大话。说武汉好是因为武汉有春有夏(四季分明),武汉有山有水(山清水秀),武汉有吃有喝(美食甚多)、武汉有车有船(九省通衢),武汉有情有义(尊重人才)。武汉有良好的生活环境、有优秀的人才资源、有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有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如是,我决定哪里也不去,就在武汉好好干,因为武汉是我的家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