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,这也是我艺术生命当中一场重要的历程,这三十年我是为伟大复兴做了准备的,我到了三江源头,上过喜马拉雅山、昆仑山,几乎所有的大山我都上过,最高的上到海拔6000多公里,我要去亲身感受中国文化大山大水源远流长的文化,这是我这三十多年来做的一些事。”在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[武汉站]上,湖北著名艺术家周韶华座谈文化自觉与中国当代文化复兴。
访谈嘉宾简介:
1929年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。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。1948年随华东野战军渡黄河南下。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。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。先后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、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、湖北省文联主席、中国文联委员,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湖北美术学院、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、中南民族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山东艺术学院和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,西安美术学院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。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、中共十三大、十五大代表,现为湖北省文联名誉委员。200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终身成就艺术家”称号。2010年获第四届AAC艺术中国2009年度艺术家大奖。 【点击查看周韶华艺术简历】
周韶华:我从小学起就爱好画画,慢慢的有了一定的文化自觉,于是就有了文化担当与文化的使命感,特别是现在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文化复兴,文化复兴包括文艺复兴。现在大家说我画的好,我自己心里还觉得任重道远,真正到了文化复兴的时候,我们的艺术还应该更加闪亮更加辉煌。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大梦,为什么说是“复”,我们从商朝往后看,在历史上有很辉煌的范本,比如先秦文化出现的老子、孔子、孟子、庄子、屈原、韩非子……这些伟人在我们的文化史上,是永远不落的太阳。我们的文化复兴首先就要出现很多的这种,我们的文化在历史上是非常辉煌的,是非常伟大的,我觉得现在还停留在兴趣上,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,我们应该有这个有这种追求,有这种文化使命感,我想我们的文化才会更好。
周韶华:我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,这也是我艺术生命当中一场重要的历程,这三十年我是为伟大复兴做了准备的,我到了三江源头,上过喜马拉雅山、昆仑山,几乎所有的大山我都上过,最高的上到海拔6000多公里,我要去亲身感受中国文化大山大水源远流长的文化,这是我这三十多年来做的一些事。近年来,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成中华艺术宫后,希望我在那儿做第一个展览,我希望第一个展览是一个新的起点,一个走向世界的起点。我的理想还没实现。
周韶华:这个展览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,它没有灵魂与主题思想,现在来办这个展览,我不能仅仅只放一个人的中国画,我要考虑到中国当下、特别是中国画存在着什么主要的问题,我办这个展览就是要起到一种作用,就是朝着大复兴的方向,树立一种感觉,展览如何代表中国文化、当代文化,当下中国文化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生态,我现在谈到我们好多画家并没有这种文化自觉,这次展览我希望能让大家感觉到文化复兴,怎样的展览能成为中国文化代言人,在规格上是代表中国的,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手法。
周韶华:最近我给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信,我说我们现在就在空喊口号“大发展,大繁荣”,但是现在没有一个标杆、范本,就只是空喊口号,我举了很多例子,文艺复兴能做到这样,恩格斯曾高度评价,“这是一个巨人的时代”,产生了巨人,因为这些巨人成就了这个时代。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做工作,这个属于精神文化,我们的社会制度首先要让大家享受到文化成果,但是创作这个东西,是要文化的民族精英,所以我们接下来要有慧眼。在过去,我们常常选择了一些在历史上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人,这样留下了很多的遗憾。